清欢

竹杖芒鞋轻胜马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察民情——读《史记》有感

    “人视水见形,视民知治否”,源于《史记》殷本纪中的汤伐夏桀,意为:看水才能知道水的形,看百姓生活才知治理的效果。其中“不”通“否”,读作fou。

     表面意思是倡导统治者多观察民情,但读至此不禁有个疑问:是统治者本人去视察还是命令下层呢?仔细一想,二者似乎都有不合理之处。统治者亲自去尚分为两种情况——微服私访和大张旗鼓。微服私访可以较为真实的了解民情,但在如今曝光度很高的网络时代该怎样做到“微服”呢?大张旗鼓面临的或许是实情的隐瞒,但同时也向民众传达了一个讯息:“统治者很关心民情”。若是令下层去查,又是道阻且长。

     在如今大数据的时代,民众生活的现状也可以从数据中了解。同样的,网络舆论也是切入点,网络舆论或许相当于古代的民谣,都表现了人民的想法。

     思及此便意识到,从政者从开始为政那一刻起就不应当存在私利,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应当是民众的、国家的。奥德赛漂到衣食无忧的卡吕普索岛,却天天以泪洗面的原因就在于此。

     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,在生活的池塘中必有淤泥,同样也有清道夫,但其中比例如何呢?


评论

热度(3)